中新網山西新聞1月10日電 2023年以來,山西大同新榮區以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為載體,堅持“生態優先、循環發展,提質增效、轉型發展,因地制宜、特色發展”思路,實現保住“米袋子”、做強“菜籃子”、穩住“肉案子”、做大“果盤子”、做精“油瓶子”、鼓起“錢袋子”目標。
打造預制菜肴產業基地
該區依托市級北方預制菜產業園項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精準對接京津冀等國內大市場,年內完成快康寶營養粥生產線建設,新開發“俏刀削”方便削面、“私廚系列”微波米飯,打造全市預制菜肴產業基地,全部達產后,可解決當地就業400余人,吸收脫貧戶35人,年人均增收3萬元。
打造小雜糧產業基地
該區圍繞淤泥河流域、飲馬河流域灌溉基地,運用有機旱作膜下滴灌技術發展雜糧優勢作物,今年發展有機旱作膜下滴灌1萬畝,雜糧種植面積穩定在20萬畝,畝產提升150斤以上。
打造畜牧業基地
該區重點抓好鑫向新農牧2000萬肉雞養殖項目和伊磊二牧萬頭奶牛養殖擴建項目,進一步帶動全區畜牧養殖高質量發展。目前鑫向新農牧已完成投資1500萬元,完成進度50%;伊磊二牧已調運奶牛1300頭,奶牛存欄達到8500頭。
加大設施農業建設力度
該區引進山西草豐牧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西村鄉謝家場園區規劃用地100畝,通過無土栽培技術種植牧草、中草藥等農作物,配套建設育種研發中心、產品質檢中心、倉儲物流中心、農業觀光旅游區和農產品初級加工中心。目前已開工,建成后可解決務工120人左右,當地用工率80%。依托山東壽光蔬菜種植及設施農業發展領先的產業優勢,在堡子灣鄉建設3000畝的山東壽光蔬菜大棚種植項目和分揀中心,目前已簽訂戰略框架合作協議。
打造漁業產業基地
該區依托博潤苑公司,全力打造以“水產預制菜+漁業產業園”為核心的產業基地。博潤苑計劃投資2.5億元,建設漁樂島文化產業園項目,開發以鮮魚為主要食材的“魚食鮮”系列預制菜產品,開展小龍蝦、加州鱸魚反季節養殖和苗種孵化試驗,打造海洋、淡水生物科普展館,建設漁、菜、林共生綜合產業園,帶動產業升級。通過項目實施,帶動周邊就業200余人,吸收脫貧戶30人,年人均增收3萬元,進一步推動全區漁業健康穩定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