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價:34.2
漲跌額:-0.2
漲跌幅:-0.58%
成交量:2.71萬手
成交額:9310萬
換手率:0.35%
市盈率:44.87
總市值:269億
查詢該股行情 實時資金流向 深度數據揭秘 進入中炬高新吧 中炬高新資金流
相關股票
78 2.24%)
(6.49 1.88%)
(22.52 1.58%)
(19.53 1.40%)
(
相關板塊
-0.02%)
(-0.21%)
(-0.24%)
(-0.33%)
(
近日,隨著中炬高新“火炬系”的公開聲明與以及“火炬系”的八連問,中炬高新兩大股東的內斗也迎來了白熱化。
7月12日,面對“寶能系”股東中山潤田的實名舉報,“火炬系”中山火炬工業聯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業聯合)在當夜發布緊急聲明,表示不存在虛假訴訟事實,并聲稱中山潤田所發布的舉報,目的是為干擾中炬高新董事會改組。
后續,針對工業聯合的聲明,中山潤田再度拋出八連問,諸如“被索賠的三宗訴訟案件所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是否被認定在交易時虛構了銷售收入和虛假交易,以及中炬高新及其相關主管人員是否因此被行政處罰68萬元”,將事態進一步推進。
那么為何“寶能系”與“火炬系”之間的關系如此劍拔弩張?作為原先中炬高新大股東的“寶能系”又是如何一步步地陷入今日的局勢呢?
“寶能系”逐步增持拿下大股東位置
“火炬系”被迫退位二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中炬高新成立于1993年1月,并于1995年上市。雖然產業涵蓋范圍非常廣泛,包括能源動力、金融貸款、精工機械、生物工程、地產等領域,但核心企業卻是以美味鮮醬油、廚邦醬油為代表品牌的美味鮮,并靠其成為了“醬油第二股”,僅次于海天味業。
2015年前,中炬高新的第一大股東一直是“火炬系”的火炬集團,直至2015年4月,寶能控股的前海人壽成功入股中炬高新,其合共持股比例達到了9.11%,并且在隨后逐步增持的行動下,其2016年的持股比例更是達到24.92%,持股比例超過火炬集團,成功坐上了中炬高新第一大股東的寶座,而公司實控人也變為姚振華。
2015年中炬高新各股東持股比例
隨后,2018年9月7日,前海人壽與同為“寶能系”的中山潤田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將自身所持有的24.92%的中炬高新股份轉讓給中山潤田,至此中山潤田成為了中炬高新的第一大股東,而火炬集團則以10.72%的持股比例被迫退為第二大股東。
2018年中炬高新各股東持股比例
多方部署意圖爭奪“醬油一哥”位置
遭遇“火炬系”強烈反對項目擱置
而就在姚振華如愿以償地成為了中炬高新的一把手后,他也開始著手將醬油事業發光發熱。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6年開始,中炬高新有關于美味鮮增資、對外投資、技術升級等相關項目公告超7項,是2004年至2013年期間的2-3倍。
同時,在2021年7月26日,中炬高新還發布公告表示,將募集77.91億元資金,并擬將其中70億元用于陽西美味鮮300萬噸調味品擴產項目。按照2022年的美味鮮中山及陽江兩大生產基地的總產能來看,該項目所計劃擴產的產能是兩大生產基地總和的4倍有余。按照計劃,該項目的銷售收入可達204億元,凈利潤可達51.6億元。
另一方面,相比較于“醬油一哥”,2020年海天味業全年醬油產量為237.9萬噸,那么也就是說如若彼時該項目建設完成,那么就將極大地縮小中炬高新與海天味業的產能差距,有可能使調味品行業“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演變成“兩強爭霸”。除此之外,如若該次發行得以完成,中山潤田持有中炬高新股份比例還將提升至42.31%。
此外,據此前中國調味品協會大數據信息中心2021年的數據顯示,曾對包括海天味業、千禾味業等在內的12家調味品企業進行統計,其中投資規模最高不超過30億元,建設產能也未有超過100萬噸,而該次中炬高新所擬定項目的募資金額以及規劃擴產產能都創近年來調味品行業之最。
數據源自中國調味品協會大數據信息中心
種種跡象都不難看出,姚振華對于摘掉“醬油老二”這個稱呼可謂是煞費苦心。
然而,該項目如若想順利推進,背后需要付出的代價則是要處置中炬高新旗下1600畝的商住土地,對此,作為二股東的火炬集團強烈反對,故此項目只能暫且擱淺。
寶能流動性危機暴露
多次被動減持被奪走大股東位置
實際上,姚振華除了項目遭到反對而面臨著內部意見不一的僵持局面之外,就在該項目公告公開前一個月——2021年6月,寶能集團就已曝出存在流動性危機的問題。
屆時,為了能夠解決流動性危機,中山潤田準備在12個月內增持中炬高新不低于1%股權,結果耗資2500萬元增持67萬股之后不了了之,中山潤田還因此收到監管機構的警示函。
隨后,據寶能集團主要公司鉅盛華也在2021年年報中披露,截至2021年末,其有息債務余額為822.91億元,對外擔保總額為572.89億元,凈利潤為-115.23億元,同比下滑241.61%。截至報告出具日時已出現債務違約、展期情況,償債壓力較大,并已出現無法履行擔保責任的情況。
為了能夠解決寶能集團的債務和現金流問題,姚振華在這兩年內無暇打理中山潤田,也不斷地“被減持”。2022年3月19日,為抵償西藏銀行的部分債務,中山潤田持有的2724.36萬股無限售流通股被司法判定通過非交易變動方式完成過戶,此后中山潤田的持股比例降為20.81%。
2022年7月20日,中山潤田再度被司法判定以股份變價償還粵財信托債務,持股比例下降至17.84%。2022年10月19日,中炬高新又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中山潤田由于與重慶信托開展股票質押業務存在借款合同糾紛被司法判處被動減持,持股比例下降至16.32%。
截至2022年底,中山潤田因長城國興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案件、廣東粵財系信托案件、中航信托案件、重慶國際信托案件等案件,累計被凍結、變現、處置的中炬高新股票達6227.41萬股。
時至今日,據中炬高新于近日所發布的公告內容顯示,截至2023年6月7日,中山潤田在中炬高新中的持股比例已降至9.42%,并且7月13-14日,中山潤田所持的900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146%)又被送上拍賣臺進行公開拍賣。
而在中山潤田頻繁被減持的時候,火炬集團以及其一致行動人公資集團、鼎暉雋禺、鼎暉桉鄴、CYPRESS CAMBO, L.P. 等也自然抓住了機會,進行不斷的增持股份。
2022年7月20日火炬集團一致行動人鼎暉寰盈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09%。同年10月19日,火炬集團一致行動人上海鼎暉雋禺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又增持中炬高新1.19%的股份。
截至2023年7月7日,火炬集團持有中炬高新85425450股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為10.88%)成為第一大股東,而火炬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中山火炬公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鼎暉雋禺、鼎暉桉鄴、CYPRESS CAMBO,L.P合計持有公司 155591437股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為19.81%)。至此,“火炬系”從“寶能系”手中重新奪回了中炬高新第一大股東的位置。
罷免“寶能系”董事引發內斗事件
集團業績深受影響,調味品業務增速放緩
而在奪回第一大股東的位置后,“火炬系”也馬不停蹄地開始了下一步的動作:擬召開股東大會并罷免現任董事長何華等多名“寶能系”董事。這同時也成為了該次“舉報”事件的導火索。
對此,中山潤田正如開頭所述地進行了回擊,通過寶能集團官網發布聲明,實名舉報以工業聯合為首的一系列“火炬系”企業成員,涉嫌虛假訴訟、操縱證券的重大犯罪行為,導致中炬高新公司及股東廣大投資者約500億元巨額經濟損失。
工業聯合則對此表示,不存在虛假訴訟事實,中山潤田此舉的目的為干擾中炬高新董事會改組,其認為中山潤田所謂利用訴訟案件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缺乏事實基礎,涉嫌誣告、已損害他人聲譽。隨后,工業聯合還曝出“中山潤田公司在中山的辦公區已人去樓空”,“相關訴訟文書貼滿墻壁”等信息。
而后,針對工業聯合的聲明,中山潤田也再度發聲,拋出“八連問”將此次事件徹底白熱化。然而,在雙方目前各持一詞僵持不下,難以得出一個結果之時,中炬高新業績的問題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從年報數據來看,近三年來,中炬高新的營收始不僅始終維持在51億元-53億元之間,未有太大變化,并且中炬高新在去年還出現了1995年上市后的首次虧損。
中炬高新近三年營收
而其旗下的“收入大頭”美味鮮也在去年因受到了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各主要產品的毛利率均有所下降。
同時,就在此次事件白熱化之際,7月14日,中炬高新發布了2023半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公告內容顯示,盡管其調味品業務營業收入取得增長,美味鮮公司產品毛利率有所上升,并且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美味鮮公司2023年半年度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3.16億元,同比上升10.41%。
但中炬高新2023年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92億元至-14.9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17.05億元至 18.05億元,同比下降544.73%至576.68%。
對于業績預虧的情況,中炬高新表示,其主要系2023年6月19日所收到的關于聯合工業土地合同糾紛案件的一審判決書,一審判決公司返還原告(工業聯合)購地款約996萬元,賠償原告損失約19.19億元,并支付案件受理及訴訟保全申請等相關費用974.69萬元。中炬高新擬因此計提預計負債共計19.39億元,扣除參考(2020)粵20民初109號、(2020)粵20民初110號案件判決結果已計提的本案預計負債1.92億元,預計將減少公司本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47億元。
中炬高新還表示,剔除上述未決訴訟計提預計負債影響,公司2023年半年度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5億元。
而此次虧損預告,也代表著中炬高新原本有所好轉的業績再度急轉直下,回到2022年的虧損狀態。一時間,因為“寶能系”和“火炬系”長達8年的內斗,中炬高新的業績也因其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而受到了拖累,其主要的調味品業務也受到諸多宏觀市場因素的影響,出現了增速放緩,甚至停滯不前的跡象。而當下“寶能系”與“火炬系”的內斗仍在持續進行,后續會對中炬高新有何影響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