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月餅、肉類、酒類是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食品行業門類,這些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2024年,我國通過發布法規、開展整治活動等方式,持續加強特定食品行業的監督管理,以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本文中,食品伙伴網帶大家一起回顧2024年我國對于這幾個特定食品行業的監管政策。
預制菜
2024年3月2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六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聚焦預制菜范圍、標準體系建設食品安全監管和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4個方面,回應了關于預制菜討論的諸多熱點問題。
《通知》發布后,山東、河北、江西等省都發布了完善預制菜監管體系、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文件。這些政策的出臺,將進一步規范各地預制菜的食品安全監管,有力促進預制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月餅
《月餅質量通則》(GB/T 19855-2023)于2024年4月1日實施。新標準修訂了產品分類、餅皮和餡料要求、感官和水分及脂肪含量等理化指標、檢驗規則和標識要求。新版標準規定,對標準5.4餡料中有相關添加量要求的,都應在產品的標簽中標示出各相應配料的添加量,明確地方派式月餅和其他類月餅命名方式應符合附錄A的規定。
鑒于月餅生產銷售季節性較強,部分執行《月餅》(GB/T 1985-2015)的月餅生產企業仍有較大數量的舊版包裝剩余。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2024年3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同意延長月餅舊版包裝使用期限的復函,規定:企業生產的月餅符合《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2021)及第1號修改單規定,且滿足《月餅質量通則》(GB/T 19855-2023)中感官、理化和檢驗規則要求的,其舊版包裝材料可以延長使用期限至2024年10月1日。
肉類
2024年的315晚會曝光了不法企業使用劣質槽頭肉生產梅菜扣肉的違法事實,隨后國家和地方加強了肉及肉制品行業的監管,包括發布監督檢查操作指南、開展專項整治等。
2024年7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正式發布《肉制品生產監督檢查操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總結梳理了近年來肉制品監督檢查工作中遇到的常見及難點問題,與《食品生產經營監督檢查要點表》逐項對應并詳解,旨在進一步提升基層市場監管人員監督檢查的科學化和規范化水平。
2024年4月1日,國務院食安辦等四部門聯合發起全國打擊肉類產品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以下簡稱2024年專項整治),以生豬、肉牛、肉羊、肉雞為重點,對畜禽養殖、屠宰、無害化處理、肉及肉制品生產經營,開展全鏈條整治,上海、天津、河北等多地已響應并制定整治方案。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國共接到肉類產品相關舉報1.4萬起、查實舉報4000余起;行政執法立案1.4萬起,查獲涉案物品9000余噸、涉案貨值9.3億元,罰沒金額3.5億元;查辦來源不明、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肉品案件2700余起,查辦假冒牛(羊、驢)肉制品違法案件1000余起;公安機關刑事立案24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000余人。
酒類
2024年9月19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嚴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從六個方面對制售“特供酒”的違法行為進行了嚴格禁止:生產、銷售、餐飲、廣告、宣傳和印刷。市場監管總局自2024年3月起開展了為期一年的“特供酒”清源打鏈專項行動,通過線上線下同步清理,深挖非法制售源頭,鏟除違法鏈條,嚴打重處不法分子。公安部也在“凈風”專項行動中破獲了一系列涉及“特供”“專供”假酒案,揭露了這些假酒的生產條件惡劣、成本低廉,并且造假方式多樣,如以次充好、使用食用酒精勾兌等。
截至目前,全國共銷毀“特供酒”13.2萬瓶,包材9.2萬件(套),專項行動線下檢查發現涉嫌違法線索1715條,網絡交易監測發現涉嫌違法線索795條,廣告監測發現涉嫌違法線索477條,督促平臺刪除違規商品信息1796條,督促平臺刪除違法廣告、宣傳信息855條,關停店鋪84家,關閉賬號175個。